2004年8月19日星期四

《对提升新闻素质之浅见》

前几天观看某台电视新闻。该新闻在报导有关民主党四年一度代表大会第一晚的情形时,以“。。。克林顿和他有名的恶老婆希拉莉。。。”交代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他的夫人希拉莉为民主党候选人凯利站台,听了让人无法苟同,也怀疑记者的专业素养。另外较早前阅读报章,斗大的封面标题写着“70%猪肉含长肉剂”,叫人看了担忧,不过仔细再看内容,却是“卫生部的抽样调查中,显示70%猪肉含长肉剂”,两者的分别真的是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。在这之前,某报主笔竟然在评论里面,把美英两国的著名杂志书和报章,《纽约客》和《卫报》形容为小报,所犯的错误同样令人叹息。虽然上述的例子并不代表整体的新闻素质,但是它不多不少也反映了,我国华文新闻的素质,显然还有进步的空间。

我国华语新闻行业近几年来出现蓬勃发展的趋势,从过去只有报章媒体,第五台和TV2华语新闻到现在有NTV7、8TV、ASTRO AEC华语新闻和《东方日报》,新闻业的发展不仅让国内华社的选择比以往更多,也让新闻事业逐渐崛起成为新兴的热门行业,选修大众传播科系的学生更是激增。然而,新闻传播机构数量的增加,不一定代表新闻素质的提升。当中的原因与本地新闻学院的素质、新闻机构的运作方式、还有新闻从业员本身对于自我的要求和对新闻的认知息息相关。

纵观国内提供大众传播科系的学院,有不少都是以小规模方式经营,在师资、器材方面严重不足。他们因为资源有限,只能聘请兼职讲师,或是无法提供设备完善的学习环境,对学生的素质造成一定的影响。而在课程的设计上,本地的学院大部分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一般都把训练重点放在书写新闻和翻译新闻,着重于应用技巧(applications)多于理论思考(analytical thinking)。学院往往在课程设计上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平衡,更忽略了新闻系学生须对政经文教领域拥有基本知识,导致许多新闻系毕业生出来工作后不仅面对基本常识不足的问题,更多的时候在不知觉间成了传声筒,忽略了新闻从业员原本应肩负深入报导、启发舆论的角色与社会责任。

至于新闻机构,不管是对待新闻的态度,处理新闻的手法,还是对属下员工的要求,都会影响新闻素质。

大部分的新闻机构在录取应征者时除了会有面试,也会要求应征者参加笔试,测验应征者写新闻或是翻译新闻的能力,有些则还会准备填充式的常识问题。然而这些都是比较基本与表面的要求,无法深入反映应征者的内在素质,例如对时事的分析观点甚至批判能力、对媒体与社会的看法等等。既然新闻从业员必须对新闻事物保持清醒与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,新闻机构在录取应征者时则更应该关注这点。

与此同时,若要提升新闻素质,新闻机构有必要改善现有的员工待遇、培训和福利制度。
众所周知,我国新闻从业员的福利和待遇比起其他的专业职业,是比较低的。这当中的原因固然是因为媒体机构不像其他的营利机构,以金钱为导向,但是由于新闻从业员的工作繁重而且复杂,每一则新闻的生产,从前往采访到最后编写出新闻,往往需要几个小时;一些电视新闻记者,更须兼顾影像编辑和播报的工作。即使在放工后或是休假时,新闻工作者依然需要跟进新闻的发展,所以,工作可说是无时无刻,但是福利和待遇却是不符。许多新闻从业员往往就因为薪水无法应付日益高涨的生活费,而选择另谋高就。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的话,新闻机构不仅无法留住现有的人才,更别说要吸引更多人才加入。

新闻从业员是属于专业的职业,他们在社会内不仅扮演上传下达的角色,为各阶级人士提供资讯,更是公共监督者(public watchdog),因此应享有同其他专业领域一样的福利和待遇。然而纵观国内的新闻机构,却是更倾向于关心新闻从业员到底有没有挖掘到新闻,员工一天能跑多少个采访工作,新闻能不能更快完成。新闻机构对于新闻数量与速度的重视,往往更甚于新闻的素质,这样的情况在有出版夜报和有电视新闻的新闻机构尤其明显。记者常常就为了求快,而制造了很多错误。

新闻从业员就是新闻机构的人力资源,如果新闻从业员的素质下跌,新闻机构的形象也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。

在一些大型机构,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都会不定期为员工举办讲座、研讨会,或是每隔一段时间,就为员工提供培训课程,让员工增值,提升员工素质。这样的安排对于每一刻都必须站在新闻最前线的新闻工作者来说,尤其重要,但是我国的新闻机构却是常常忽略这点。当员工的工作量不胜负苛时,公司一般都会埋怨员工,却鲜少反省自己是否曾经为员工提供在职训练,协助员工自我增值。

在经济学中,人对知识的掌握其实就是一种价值,这个价值同所有事物的价值一样,如果没有通过定时的‘维修’、‘补充’,那么价值便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消耗、流失。因此,新闻机构作为传送资讯的重要一环,若要提升竞争力,更是应该重视属下员工的价值提升,给员工时间和机会进修,达到自我增值。

我国的客观新闻环境固然不理想,面对各种局限与法令的钳制,新闻的作业不时受到干扰和管制,然而,这些都不是让新闻素质下跌成为理所当然的合理解释。新闻从业员如何看待本身的责任和义务,对于自我的定位和对新闻的要求,才是影响新闻素质的最关键者。从新闻机构经营者到新闻主管再到新闻记者,如果任何一方无法因此而诚实面对自己的不足,时刻改善和提升自己,接纳他人,则即使有一天,客观环境再好,自由争取到了,也不会有任何的意义,因为我们选择了原地踏步。

(刊登于:19/08/2004 《东方日报》争鸣版-我见我思)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